好像記得某個文章上看過,在芬蘭每個人的隱私空間,是絕對領域,如果你在芬蘭看見有人排隊,每個人的距離至少都是1米以上。
不敢奢求像芬蘭一樣發神經病,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那裡,但至少保持有禮貌的距離是必須的吧。
週末帶女兒吃飯,又發生有人活生生地在美食街,邊跟朋友聊天,邊就把一碗熱湯從女兒的頭上飛越過。
或許沒有生小孩的人又會說:太大驚小怪了吧?又沒弄到。
但有孩子的爸爸最怕的就是假設不小心,那碗熱湯從上面淋下了幼兒的皮膚絕對是承受不了的。
真的不是有小孩的父母容易緊張,
而是這個社會對於容易發生萬一的事情,都太輕忽的看待他了。
推嬰兒車等電梯,就是會有莫名其妙的人,非一定要從旁邊跨過嬰兒車,然後搶著進入電梯。
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腳太短,沒跨過,你跌倒壓下來就是直接壓在嬰兒車裡面的嬰兒身上。
推嬰兒車過斑馬線,就一定會有幾台莫名其妙的摩托車,非要從你的嬰兒車旁邊,切過去待轉區的方框框裡面,不管有沒有撞到,你他媽難道不知道,你的排氣管就是剛好的高度對著嬰的臉噴。
馬路如虎口,商場白目多。
那我們換到戶外去野餐一下,
通常草地上就一定會有孩子在草地上奔跑。
你非要跟你那小學三年級的兒子,在那邊丟棒球,然後跟你反應:這裡都是孩子如果不小心沒接到打到孩子就不好了。
還在那不甘願的挪動邊嘟嚷說:小孩子力氣沒多大啦!
幹!整個河濱公園草地上萬坪,你他媽的非要那邊孩子多硬往那邊丟接球,
小孩力氣小,你那兒子搞不好都會勃起偷偷在房間打手槍了勒,你還説沒多大。
幹!就同樣你自己也帶著小孩,同理心很難嗎?
很多人都很愛說父母緊張兮兮,又還沒弄到,又還沒碰到,好像大家聽了,也都覺得有道理呀!又還沒有碰到你緊張什麼。
但對父母來說,很多事情只要發生了,就是無法挽回,爸爸媽媽只是在預防一個後悔的產生。
人跟人不需要那麼靠近,尊重一下別人的空間,了解什麼叫先來後到很難嗎?